心灵猎人 第二季

评分:
6.0 还行

原名:Mindhunter又名:破案神探(港/台) / 心理神探 / 猎心者

分类:剧情 / 惊悚 / 犯罪 /  美国  2019 

简介: 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霍顿·福特和比尔·坦奇继续探究人们是出于什么心理做出令人难以料

更新时间:2019-08-19

心灵猎人 第二季影评:细说《心灵猎人》S02E01:人物盘点和新季开启(BTK的故事线、霍尔登为何突发恐慌症、比尔孩子的伏笔等等)


音乐响起,诡异的曲调和空幻的唱腔中仿佛住着一个浮游异度的小鬼。
女人走进自己家门,疲倦而悠闲如常地。
放下包裹,清洗双手,开始居家的状态。



然而异响从身后发出。
镜头冲收音机缓缓逼近,诡异的音乐从中而来。



卫生间门把上挣动的绳索意味着不寻常的事在发生。
女人朝门迫近,越来越近,跳动的门锁使她的心跟着跳动起来。
大着胆子将门拧开!戴面具的男人因失重跌倒在地!



这男人竟是她的丈夫,戴着一个女性角色的面具,穿着女性的吊带纱裙,脖颈扎着丝巾,一条内裤悬挂在他的小腿上。

这是她从没见过的丈夫,令人震惊,令人害怕。
OK,看过第一季并略加检索的朋友知道,这个男人就是“BTK”—— “Bind(捆绑)、Torture(折磨)、Kill(杀害)”。这是他洋洋自得给自己取的绰号,这三个字母代表他的作案过程和犯罪惯技。他的真名叫做丹尼斯·雷德,不出意外的话,目前他在自己家乡堪萨斯州的监狱服刑,已经74岁,但他2005年才被抓获。而本剧的时间点目前应该是1980年(霍尔登给比尔的支票写着详细的日期)。



BTK作为本剧的客座嘉宾,经常“驻扎”在每集的片头部分。

第一季第二集他第一次出现,可以看出他在堪萨斯州威奇托上班。职业装穿得笔挺无褶,口袋整整齐齐插着一排原子笔,夹着一大本记事册,可见是个井然有条的人。同事的胶带用尽,想换一卷新的,他面色森然,要求对方必须将胶带光秃秃的卷芯返回,才肯配发新的胶带,可见此人的偏执。



第一季第三集,他出现在堪萨斯帕克城一条马路旁边,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一户人家。要么是在踩点,要么是在作案后回到现场,重温当时的快感。而且这个片段中出现了BTK的交通工具,一辆属于ADT公司的小货车。ADT公司是美国和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公司,为住宅客户和小型企业客户提供电子防盗、防火服务,如今在全球35个国家提供其他有关报警监控服务,公司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这是BTK的身份掩护,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员。



到了第一季第四集,我们发现BTK进入了人家的室内,局部镜头令人怀揣着不安,地板上还散落着玩具,让人担忧他是否已经作案。实际上他正以安全公司的名义给人家里评估安全防护情况,这个身份为他的犯罪提供了太大的便利。现实中,堪萨斯州居民确实一度对家庭安全措施格外敏感,防盗门窗和警报装置一度卖得紧俏,这正是BTK制造的恐惧威胁导致的结果,而且BTK的确做过安全公司的职员,这就有点讽刺了。



第一季第五集,BTK戴着手套,往邮箱里扔了一封信,心情显得轻松愉悦。根据第二季第一集退休的唐尼警官对比尔的介绍,BTK的确有多次作案后给受害人、电视台和警方寄信的行为,挑衅、戏谑、操纵,这是他快感的一部分,他也非常想要通过媒体暴得大名。



第一季第六集展现了BTK的家庭生活,他普普通通,有妻子,至少有一个孩子,这样正常的家庭情况令人更难对他产生怀疑。坐在沙发上的BTK,正专心致志地练习捆绑技巧,犯罪现场复杂的打结方式是他的标识之一。



第一季第七集算是正式揭露了BTK是杀人犯的真面目,他将作案工具在床上整齐摆好,准备动手了。



第一季第八集没有BTK的片段,第九集片头他再度出现,这一次他的心情仿佛跌在了谷底,焦躁不安,听到车声他会拨开窗帘窥视,仿佛等待着什么降临,但车声远去之后,他非常恼火地跳脚。这应该是因为他寄去的信件犹如石沉大海,他满心期待的名望并没有到来,警察又非常无能,游戏进行得实在了无情趣。第二季第一集比尔问过唐尼,当时你怎么回复BTK的,唐尼的表情和言辞说明他们选择了不回复、不公开的策略,为了避免人心惶惶。



第一季最后以BTK的片段作为结尾,可见对这个深沉老辣的凶手的重视。当时他正在焚烧满满一本自己“创作”的素描,全都是被捆绑、施虐的裸女,有的上面还写着BTK设计的艺术签名。据BTK被捕后交待,他在脑海里会这样幻想:这些被他杀死的人会在地狱继续充当他的奴隶。这或许就是他绘画并焚烧这些素描的目的。



这基本上是上一季BTK留下的信息。那么回到第二季第一集开头的片段,BTK为什么身着异装,他在卫生间做什么呢?也许他在打磨自己的犯罪技巧,亲身试验自己的绳结打得是否牢固。但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是他在体验和重温犯罪仪式带来的快感,尤其是性快感。那些衣物,可能就是从受害人身上取下的纪念品,BTK当时可能正在扮演自己的受害者,从自己身上得到犯罪的快感。不过也还有一种可能,BTK是一个异装癖,第一季监狱中有一个叫布鲁多斯的杀人犯,此人因为母亲对女孩的偏好,从小就变成了一个异装癖,从垃圾堆捡回女鞋,最终发展到从女受害人身上砍下整只脚,连着鞋。也许BTK也有类似的家庭背景。
接下来,不妨根据本集中唐尼警官的介绍,对BTK目前为止的犯罪历程做一个梳理。
1974年的奥特罗家惨案,受害人包括一对夫妻、两个孩子,可能还包括一条狗,剩余三个孩子因为在校读书幸免于难。唐尼认为这是BTK不完美的初次作案。他这样判断是因为他认为,贸然面对这么多受害人,恐怕不是BTK的初衷,而且根据现实资料,这家男主人有过空军服役经历,BTK恐怕也不会想要在男主人在家时冒险。但是比尔一眼发现复杂的打结方式,这至少说明BTK在第一次动手前就蓄谋已久。



BTK的犯罪有一个基本模式,目标女性,掐断电话线,复杂的打结方式,蒙住受害人的头部窒息杀人,或者用手慢慢将对方扼杀,或者用绷带将受害人吊死。果然是“捆绑,折磨,杀害”。

第一次作案后,隔了两个月,BTK给警方急了一封信,详细描述作案细节,使警方确信他就是凶手。主动寄信无疑是一种挑衅方式,他将犯罪当成了一个刺激的游戏,而且他想出名。但是警方没有回信,没有将他的作案细节公之于众,这或许对他形成了刺激,就像第一季第八集中他气得跺脚一样。



我当然不认为是警方的冷处理导致BTK成为系列杀手,但是在接下来三年多,他比较密集地(相比BTK有时大约六年才做一次案)杀了三个受害人:1974年4月,凯瑟琳·布莱特;1977年3月雪莉·薇安;1977年12月,南希·福克斯。

紧接着他再次寄信给警方,似乎在说:这样足够使我出名了吗?
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受害者,63岁的安娜·威廉姆斯,因为外出跳舞躲过一劫。但BTK成功入室,事后给她寄了一封示威和调谑式的信,里面是一首诗和安娜的驾照。



1978年,BTK给KAKE电视台寄信,承认了七位受害者中的六名,不包括凯瑟琳,所以警方不确定凯瑟琳是不是他杀的。凯瑟琳尸体上有相似的绳结,只是她是被捅死的,而且现场有目击证人,凯瑟琳大难不死的兄弟。



如果BTK做了却不承认这起案子,或许是因为他不愿承认不完美的犯罪,对于要通过折磨受害人,在对方缓慢死亡的过程中体验征服快感和无上权威的变态杀人犯而言,将受害人捅死显然不是他所乐于为之。那么这也许是因为案发现场出现了突发情况,因此BTK慌张了。实情如何,不妨等证人现身作证后再说。

第一篇文章剩下的笔墨,我想花在几个FBI的主角身上。他们的私生活,他们的性格,他们的理想以及行事风格的差异。
匡提科的管理层发生了变动,罗伯特·谢帕德退休,泰德·甘恩继任。



谢帕德和泰德虽然都是官僚,但两者区别还是很明显。谢帕德保守持重,对新事物的接受非常缓慢,因此行为科学部很不受重视,比尔和霍尔登直接被发配到地下室上班,而且对重型暴力罪犯的行为研究长期只能被当做教学之余的副业。不过那笔巨额经费的确是谢帕德申请下来的,但与其说是他争取来的,不如说是因为各个官僚机构的彼此斗争导致每一方都不想落于人后。但我一直跟霍尔登一样,挺喜欢这个老上司的,可能是因为演员演得太含蓄丰富了吧。

相比谢帕德,泰德激进强势,狼性十足,他放着局长幕僚长的位子不做,主动挑起大梁,要开创,要扩张。行为科学部将在他手下迅速壮大,无论是空间、技术,还是人员。可他注重的并非犯罪科学的进步,而是业绩,结果。他对霍尔登的倚重正因为他也拥有一颗狂热发烧的头脑:“我相信一切伟大的事物都诞生于条理与疯狂之间。”不过从第一集来看,他的正面作用是显著可观的,职责调查被他强拳打了回去,霍尔登放飞的直觉找到了承载的翅膀,难受的恐怕只是格外严谨的卡尔博士了。



谢帕德这个角色可能就此告别了,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笔墨不多但足够丰满的人物,他的城府,他的保守,他的脆弱,他的含蓄,以及他最后的自白和爆发。可惜的是,他从来没有发觉霍尔登身上的价值,他只相信和自己气味相投的稳重又能干的比尔,霍尔登在他眼里不过一个异想天开、闯祸不断的愣头青罢了。在时代进展面前,这样的人物是可悲的。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概括竟然是一个“熬”字,熬过了战争,熬过了巴尔的摩的苦差,熬过了胡佛的时代,坐到了这个位子,却因为霍尔登一盘剪掉的磁带戛然而止。这份研究,这些材料,在他眼中是轻若鸿毛,因为他意识不到这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令人激动的开端。书写历史的笔握在他手上,他竟弃之如敝履。



新上任的泰德比谢帕德的棱角更尖,权欲更裸露,行事如落子,一步一步步履森严,逼得人透不过气,整个人精明得和他的脑门一样,纵横捭阖,上马就将四个属下分门别类,汰选收编。
比尔是行为科学部的创始人,泰德上任的第一个早晨,就约他谈话,试探他和自己是否同道。虽然第一个约谈的是比尔,但泰德的谈话重点其实完全在霍尔登身上,他最关心的是比尔是否能够认同霍尔登,让他发挥自己的才能,抑或是狂想。确认了比尔对霍尔登的肯定之后,泰德要做的只是让比尔为自己驾驭霍尔登,别让他脱离缰绳。最后一件事,就是询问比尔对温迪的看法,我相信如果比尔说根本不需要学院的这一套搞法,泰德会立刻让温迪滚回大学。



泰德约谈的第二个人本来应该是霍尔登,这也是他最想见的人,但霍尔登不在,所以第二个见的是温迪,这也可见温迪和她严谨的理论研究在他心中的重要性并不高。对温迪,他首先也是明确对方意愿和自己的方向是否一致,这决定对方是否能为己所用,但最终他的问号还是打在了霍尔登的名字上,他不希望温迪阻碍霍尔登的天赋和行事风格,他只是把话倒过来说了而已,其实重点还是那句“不要压抑他的……直觉”。



泰德煞费苦心给霍尔登创造行动的空间,也是因为霍尔登还太年轻了,不足三十岁,履历太薄。
泰德和福特的谈话最有意思的细节是对谈话场所的选择。泰德将霍尔登带到了食堂而非像之前一样在办公室坐谈,轻松平常的氛围意味着他在和这个属下建立亲密关系,想将他纳为亲信。他对霍尔登明确许诺,将为他的实践行动大开绿灯,令对方只管放手去做,而且可以绕过比尔,和和自己直接对话。而且有一句话太有意思了,他对霍尔登说:“我能告诉你一件事吗,霍尔登?坦奇探员、卡尔博士,我喜欢你组建的这支队伍。”说得霍尔登当时就兴奋了。泰德这一针一针的鸡血,一掌一掌的抚弄,让霍尔登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是这个团队中最能干的,而且还是其他人的领导。这当然不光是手腕,但也的确尽是手腕。



泰德的三场谈话笼络住精英人员,又让她们之间形成了相互的掣肘。

等等,还有一个人我们忘了说,格雷格·史密斯。没错,他是上一季后段才加入的存在感很低的菜鸟。但是他的低存在感,恰恰说明写好了这个角色。格雷格是谢帕德安插进行为科学部的眼线,是用来监视其他人的,但是没料到这家伙反成了让自己垮台的封喉一剑。谢帕德利用了格雷格的道德,却也倒在了对方的道德之下。格雷格的眼线功能,团队中的其他三人当然都知道,因此他被刻意地疏远了,做的只是个小秘书的工作。其实他努力想要融入团队,而且有职业嗅觉(对卫校杀手理查德·斯派克文身“生而为魔”的判断)。他将那盒磁带上交只是出于自己过强的道德感而已,他并不想让同事受罪,而且打算跟同事一起受罪(听到泰德宣布职责调查结束,他猛松了一口气)。



泰德约见了其他三人,却没有约见格雷格,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格雷格在泰德眼中,应该只是前任谢帕德的狗腿子和残兵遗子而已,根本没被放在眼里,形同隐形人。但格雷格无疑会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格雷格·史密斯出场面试时,讲了一个自己在黑夜中抓捕逃犯差点被同行击毙的惊险故事,这个故事其实是从约翰·道格拉斯身上掰下来的素材,出自约翰·道格拉斯的回忆录《读心神探:FBI心理侧写术》。约翰是行为科学部的元老,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第一季使用了这个素材),后来执掌了行为科学部,将之改名为调查支援部,他应该可以算是霍尔登的现实原型。



霍尔登上季结尾在见过又高又胖的高智商连环杀手埃德蒙·库珀之后突发恐慌症,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他为什么会突发恐慌症?为什么去监狱见库珀?

首先他是没有遗传因素的,所以恐慌症来自于现实中的压力,包括工作上的,和感情上的。比尔、温迪都和他意见相左,他感到自己被孤立了;他为了研究成果所使用的非常手段被当做了他渎职的罪证;比尔还对职责调查员陈述了对他的不满,他感到自己被比尔背叛了;而且那个因为他的直觉和经验而失掉工作的小学校长罗杰的事对他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他有一次恍惚看到罗杰精神失常,邋里邋遢地走在街上,喃喃自语,他无法证明他的判断是准确的,但他的判断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在私生活上他对女友黛博拉的感情经历格外在意,总是充满疑虑,最后又果然发现她和别人有一腿。



这些打击共同作用在他的身上,导致他的人生和事业都一时跌进一个低谷,他的情感变得非常脆弱,他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依靠,但是他又非常需要这些。这时他能去找谁呢?只有那个同样孤独的库珀,只有库珀找了他。库珀看穿了他的脆弱,他问:“你为什么要来这儿,霍尔登?”霍尔登怎么愿意承认内心真实的答案?库珀微笑着,得意地拥抱了霍尔登:“现在,这就是真相。”霍尔登意识到自己竟然在对一个变态杀人犯索求温暖,以及只有这个变态杀人犯在给予他温暖时,他崩溃了,夺门而出,摔翻在地,那些令他痛苦和脆弱的声音在脑海交织成一片,糊化为粥。



我相信福特恐慌症发作的这一段情节也是有灵感来源的,出自约翰·道格拉斯《读心神探》的序言部分。当时,约翰38岁,密度过大的案件咨询和一旦出错将引发的灾难后果使他神经长期紧绷,最后他的精神和身体一起罢工了。他这样描述当时头脑中的幻觉:
我的四肢正被某种利刃肢解,身体的每一个洞孔都被戳穿。我的喉咙被什么东西卡住,透不过气来。尖器插进了我的阴茎和直肠,浑身有一种四分五裂的感觉。我大汗淋漓。随后我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我职业生涯中所有被我送进监狱的杀人犯、强奸犯和猥亵儿童犯正在将我折磨至死。如今我成了受害者,可我却无力反抗。
……
医生还告诉两位特工,尽管大家尽了最大努力,我可能还是会一命呜呼。计算机轴向断层扫描显示,我的右脑因高烧而破裂,且已有颅内出血。
“用外行人的话来说,”医生告诉他俩,“他的大脑已经炸成了碎片。”
总体而言,霍尔登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恋爱中,他似乎有讨好型人格(频频主动跪舔),而且脆弱多疑(询问黛博拉前男友数量的情节),他并不善于调情,对此也从不用心,因为他的心思全在事业之上,黛博拉甚至只能用他关心的案件问题才能和他聊天。在事业上,霍尔登毫无疑问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毫不掩饰自己进取的欲望和出格的观点,但他毫无疑问是个启发性的研究者,极致的实干家,他从不关心官场的那一套,一心只在罪犯研究一事上。
霍尔登生活的单调从他的穿着和家居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他常年西装,没有休闲服,公寓内(注意:说的是霍尔登自己的公寓,而不是他大多数时候留宿的黛博拉的公寓)几乎没有家具,当他回家时,幽微的灯光和旋律性很淡的音乐都在烘托他的性情和生活状态。



霍尔登没有朋友,身患重症只能给比尔打电话,就像之前他寻求安慰竟然去监狱找库珀一样。而且他事后还给比尔写了一张支票作为报酬,显得和人非常生分。他倒是想靠近温迪,但是在祈求对方帮忙时也是小心翼翼地。他的缺点在于虚荣(用非常战术让德维尔招供之后),对他人缺乏信任(怀疑比尔与己争功)。

我们其实可以像剧中的主角对罪犯进行心理画像一样,对主角们进行行为分析。福特两次说到过自己和母亲的事情,如果都是属实,那么可以拿来聊聊。有一次他为了诱导布鲁多斯开口,说了一件童年手淫被母亲撞见的故事;还有一次是让德维尔招供后的酒吧聚会上,霍尔登说自己在大四时,有一次他的母亲问他有没有发生过性关系,他告诉妈妈他不止有过一个女伴,母亲对他说:“这样谁还敢嫁给你呢?”
她的母亲很有可能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道德感过强,将手淫视为不洁之事,因此才会在大四还格外在意他的性生活,而且当听说他性经历不少后,对他的道德感到失望,对他的婚姻感到消极。当时,母亲看到他手淫多半露出了否定的态度,这对福特的心理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行为科学部中的唯一一个女人温迪·卡尔,是一个隐藏的同性恋,这为她营造了冲突和神秘的成分。比尔和霍尔登可能全都对她有意思,但是比尔可能早就知道她的性取向。温迪在本季第一集和霍尔登在酒吧谈话时,频频望向吧台的女招待,就是因为瞧上了对方。



在研究观念上,温迪和霍尔登差异很大,温迪是学院派,讲究理论和体系,规范和专业,而且她有个特点,从来不亲自面对犯人,这导致她的研究方法有实用性的不足。而霍尔登注重从实践中直接获取经验,相信直觉,不事体系,注重结果和急效,只要有案件他就接。但正如温迪所不满的,他的结论倾向性过强,没有充分的证据使之站住脚。

比尔·坦奇的职业观念算是处在两者的中间点,他既没有温迪那么一丝不苟,也没有霍尔登那么剑走偏锋,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他认识到对罪犯心理研究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给老派的警员们循序渐进地普及这方面知识;行为科学部是他创建的,他之前就一直和温迪有合作关系;同时也是比尔主动将霍尔登拉入伙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教学,走上职业化研究的道路,而霍尔登一开始就想到了最后一步:出书!不过,虽然霍尔登的做法他不太能接受,但是他一直在对他妥协和保护,而且慢慢接受。



比尔的家庭问题是一条写得很好的副线,他和妻子领养的孩子有听力问题,而且非常自闭,妻子因为这事非常焦虑。而且他的孩子曾经见过他带回家的犯罪现场的血腥照片。这一集开头部分比尔夫妇带着孩子上教堂,牧师对着众人讲述耶稣受难而后复活的故事,孩子盯着十字架上流血的耶稣,脑海中想的估计就是那些照片。出教堂后比尔鼓励他和大孩子一起玩。这几笔轻轻一撩,其实全是必不可少的细节,埋了好大一个炸点。而且这件家事又和比尔的工作彼此交织,生出惊心动魄的魅力。



第一篇,前言后事,想说的太多,有些芜杂。没说的,之后尽量“优雅地”慢慢说出来吧,希望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用,请顶一顶,让更多人看到.我会更有动力写下去.
(第二集长篇分析已在个人公众平台【段雪生】更新,希望您移步检阅,谢谢。)

心灵猎人 第二季的相关影评

  • 6.8分 高清

    海岸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7.8分 高清

    我为勾勾狂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下载电影就来开心电影院,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开心电影院 kxd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