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

评分:
0.0 很差

原名:万里归途又名:翻译官 / Home Coming

分类:剧情 / 战争 /  中国大陆  2022 

简介: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更新时间:2023-01-08

万里归途影评:把政治当作江湖,是对撤侨最大的无知。


给星历程:三星起步;因头晕目眩的交火场面和PPT式的故事罗列,降至二星;俄罗斯轮盘赌出现,降至一星。


一部史诗级混乱的电影,包含三个史诗级的混乱元素。

一、外交身份的缺失。

全片的灾难皆始于此。

由外交人员——甚至是“资深”外交人员——主导的撤侨,留下来的主要景象竟是:

1. 空洞的“举起国旗和护照”“带你回家”口号;

2. 小丑般“戏弄”边境官,企图利用歪门邪道蒙混过关;

3. 末日丧尸片般寻找药物、搜索补给、带队穿越无垠荒漠;

4. 危急关头和危机余波之际,挂在嘴边的却分别是“虽远必诛”和爹味教化(“面具待太久啦”——你不怕人家被激怒直接崩了你吗?)。

撤侨若如此,那么一个大腹官员、一个街头混混、一个无敌战狼和一个至极嘴炮就干了,外个什么交啊?!

政治变江湖

外交,对外交涉,是以政治形象为媒介进行的、围绕政治单元之间展开的政治行为。简言之,是政治。

但,恃强凌弱不是外交是欺辱,奴颜婢膝不是外交是谄媚。对等原则,可能是外交的核心原则。

同时,外交当然是闪转腾挪和多方斡旋来达到微妙的平衡,但用得应是、也多是大智慧,而非处处都充斥着小聪明甚至街头耍宝。

外交,是聪明地占领不败之地,是逼得对方投鼠忌器或甘拜下风,是稳健的如履薄冰,是结实的小心翼翼。然而影片里,外交场成了绿林江湖,本应充满外交智慧的影片,却充斥着钻空子和大佬比狠。

面对边境官哈桑,“外交人员”宗大伟满脑子都是欺骗。“他们哪分得清中国人谁是谁”,如此蔑视乃至无视对方智商的逻辑,贯穿整个“身份证制作”章节。教唆同胞互相匀照片,假扮老章,宗大伟从未把哈桑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一直视哈桑为达到目的的工具。于是自然地,为达到目的,宗大伟可以穷尽所有低声下气——我是在求您办事呢——却从未想过这不是大飞和浩南在争铜锣湾,我帮你摆平北角,你对我高抬贵手。这本是一场政治事件,这本应充满着外交智慧。

面对反政府头子穆塔夫,“外交人员”宗大伟除了抬出国家这杆大旗、莫名其妙地成功口遁外,便是跟其比谁更狠。没错,不是坚强,不是勇敢,是比狠。是那种,你能扎自己一刀,我就能扎自己两刀,你能断一根手指,我就能断一只臂膀,你要玩轮盘赌,我就跟你玩到底。全是这样的绿林道道。“资深外交官”做到这个份上,真丢了中国外交的脸。

(顺便说一句,反政府武装集团也全然一副江湖帮派的风格,从头玩到尾,没有见到任何与政治相关的思路和逻辑。因此,我看到的不是政变,最多是在抢地盘和立山头。一切都是那么幼稚。)

关系被割裂

很显然,被俘口遁是虚构的,轮盘赌是虚构的。

合理怀疑,也是比被俘和对赌更荒唐的,中途脱队的桥段也是虚构的。

且不说脱队根本毫无逻辑可言:如这里没有救援那里就有吗?不跟着大部队抱团,另起炉灶,是自以为是生存max的战狼吗?比逻辑更严重的,是这个特意胡编的情节设置,有着泥石流级的不堪。

接手一支队伍,便要杜绝队伍分崩情况的出现。要杜绝分崩,一个有担当有经验的合格的中国政府官员——至少主旋律宣传片是要这样表现的不是吗?——首先和最应去做的,恰恰是思想工作。因为,你不是旅游团导游,举个小旗就能带队。前路漫漫,终点未知,你和你的政府外交官身份,是这座孤岛的希望,更是孤岛的凝聚力来源。换句话说,你根本不是游离在124人之外的那个特殊性,你必须牢牢成为这125人的一员。你不是站在这座孤岛之上,手握望远镜颐指气使,你就是孤岛的一部分。不是其他人嗷嗷待哺地依靠你,听你指挥完成你告诉大家的目的,而是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集体参与,相互依靠,达到大家共同的(而不只是你的)目的。这才是你的任务。这些,是这部片子以及近些年的主旋律商业大片里,根本没有的。

思想工作不是洗脑,是你牢记肩上的重担、但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平等互助。可相反,本片里,宗大伟与成朗,是和同胞群众们彻底割裂的:撤侨是这两个人的事,“撤”是这两个人的使命,不是125人甚至4万人的事。那些芸芸侨胞,成了剧情中的一闪而过,成了僵化的客体。

这恐怕已经不仅仅是拍摄水平问题,还是重大的认识问题。怕也是此类中国电影的水准一败涂地的关键所在:只营造所谓的英雄,无视托举英雄的更广阔的根基。


二、主角性格的缺失。

这里只说两名男性主角,即宗大伟和成朗。

性格缺失不是指没有性格,而是指失败的性格塑造,这体现在宗大伟性格的飘忽无根和成朗性格的忸怩失效。

首先,宗大伟。

让我们计算一下宗大伟有多少种性格特点。

开篇对宗大伟的定型是,毫不犹豫贿赂政府官员的【圆滑】之人(500块买个pass卡)。随后他却摇身一变,成了会议中的伟光正(“大伟”嘛)——一个具有丰富撤侨经验的屡立战功的资深外交人员。【资深、正气、能力强】。很快地,一个不好好说话的宗大伟又上线了。不愿让愣头青仅凭一腔热血就踏入生死存亡境地的他,并不直接对话,没有语重心长或利害分析,而是拐着弯贬低成朗,试图让成朗放弃。这是圆滑吗?或是伟光正?都不是。更像是传统代际间的那种【端着的嘴硬】。

然后,进入了占全片几乎一半分量的“身份证制作”环节,宗大伟开始了他针对边境官哈桑的全方位表演:找方法,套近乎,充校友,上甜言,陪笑脸,软磨硬泡。但不要忘了,就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他刚装作成朗的翻译,还对成朗误解并出钱贿赂哈桑扶额叹息。这算什么?【察言观色】?【能屈能伸】?【百折不挠】?

这边结束后,宗、成、瓦三人进入市场找余下的同胞。面临四下寂静,宗的第一反应是,拿棍子。【警觉】?(虽然并不太懂既然获得了“有中国人”的信息,以及来都来了,为什么不先说句汉语,或更直接点,亮明身份。)

带队前往迪拉特的每晚,燃烧一个D字。【聪明】?(虽然也不太懂为什么在没有任何信息的时候要主动烧,是为了心灵感应地让使馆使用卫星吗?)

与成朗的争吵。迪拉特没有救援,这话打碎了牙也得往肚里咽。好的,【有担当,能隐忍】。一切行动听指挥。【有纪律】。

被俘。面对承认国际地位的要求,宗大伟搬出了令人震惊的“你干我们,我们国家就会干你”这样的“虽远必诛”之语。这……是在【中二】地放狠话吗?外交官诶!(更震惊的是,反叛军就信pà了。)

两次轮盘赌。从没有“勇气”,到有了“勇气”。好的,【胆大】了。

一个角色身上,被集合了至少十种性格,真的体现了人的复杂性。

那么,一个人可以有那么多性格特点吗?当然,人本就是多面的。但请仔细回想,宗大伟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如果执行这次行动的不是他而是别人,这事儿行不行呢?也即,故意交代了的那么多次成功撤侨经历,到底赋予了宗大伟什么?而宗大伟又凭着什么能够在撤侨这场艰苦的行动中屡战屡胜?

不太清楚。

一个电影人物被展现那么多面,可每个面只浅尝辄止,相互之间没有照应和共通,那么电影形象便理所当然地魂飞魄散了。

其次,成朗。

外交新人成朗肩负着影片中角色成长这一主题。从仅凭一腔热血便要冲锋陷阵,到质疑和挑战“经验丰富”之人的决定,再到坚韧带队完成重要使命,成朗性格的功能性转变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这一定式设置,却禁不起所谓立意和所谓身世的推敲。

成朗性格的最大彰显之处,便是与宗大伟起争执的部分。迪拉特有没有救援必须说清楚,这反映出的是成朗极具理想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自由派性格:处理事情必得非黑即白,纪律管不了自诩正确的我,以及在一切情境下都要告诉所有人真相。诚然,倘若如此性格和认识能够坚持下去,并酿成与宗大伟实质的巨大冲突,比如分裂了队伍,或哪怕展开了探讨,那么影片的主题也称得上集中、升华和深刻。但可惜的是,成朗的转变不仅快,而且快得令人猝不及防。前一秒还在坚持真相至上,不惜与宗反目,后一秒便因挨了枪子而瞬间哑火,决定坚守纪律,对奔赴迪拉特永不放弃。作为观众,我只能按照排除法认为,成朗的转变就是因为挨了这一枪——怂了?认清现实了?真相在生死面前不重要了?不清不楚。

然而这样的转变,竟足以让马上要脱离队伍的宗大伟,带走白和瓦这两个更值得信任和更有担当的同伴,甘愿将带领同胞走出困境的艰巨任务,独自交到一个刚才还坚定与自己唱反调、不会一句阿语、没有任何外交经验、无组织无纪律的怀疑者身上。同时,这个怀疑者在接到任务后,便脱口说出,“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此“重要”的转变,没有镜头语言交代。没有任何语言交代。

更离谱的是,上述这一切冲突的源头,这个坚持真理和试图揭露真相的小伙子,之所以有如此举动,竟然是因为小时候母亲重病走了没人告诉自己实情,因而“最讨厌撒谎”。换言之,一个宏大到足以展开哲学政治学探讨的话题,起源竟草草地归为家务事。并且,就是这么一件数年之前的家务事,积累在小伙子内心郁郁不得释放,竟让他决定拉着124号人,从哪怕只是虚假的活下去的希望,堕入全体分崩离析的瓦解。所有这些,竟然还煞有介事地被描绘成了内心的挣扎——如果有体现这样挣扎的桥段的话。

莫名的愣头青,莫名的理想主义,莫名的坚持,以及后来莫名的转变。成朗这个人,他真的“朗”吗?


三、结构的缺失。

最后说几句对电影手法和结构的疑惑。

首先是本文开头提到的交火场景。

影片大概诠释了什么叫开枪即混乱。只要混战出现,方位感立马跌停:何处行使的车,何处停泊的坦克,建筑物的布局为何,直升机瞄的是哪里,全体一锅粥。机器一响,满屏都是抱头鼠窜,满屏都是尘土漫天,闹哄哄,乱糟糟,镜头无序。因此,每当陷入交火场景,主角们到底在哪,走的哪条路,车往哪开,人往哪躲,一概不知。场面调度混乱至此,作为观众,接收到的信息也仅剩下,枪战了,真混乱——不是局势的混乱,是视觉的混乱。

其次是随意使用的偷懒字幕和拼贴式的情节串联,让片子像PPT报告,每一页都按需出现。

举几个例子。

1. “叛军攻击大使馆”竟然需要用字幕的形式来表现?

叛军只围着中国大使馆攻击?不重要。

大使馆里人员如何?不重要。

这伙叛军怎么离开的?又去了哪里?不重要。

攻击结束,场景便结束。我需要的战争场面我已经拿到了,其他都不重要。

2. “第XX天”的计数想一出是一出,需要了就告诉观众这是“第十三天”、“第十四天”,不需要的时候决计不提。我不想这么复杂,让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就行了,从第一天可以一下蹦到任何需要的某一天。

3. 面对沙暴的一组镜头可能最大的贡献,便是取代了“他们遭遇了沙暴”这几个字,有了画面感。但把它拿掉呢?于前于后情节上有什么影响吗?并没有。

第三是机械地安排了功能角色和情节,但又没有呼应的设置。

先是老章的死,是故意死的没跑了。警车追着叛军跑,双方友好地不开枪不交火,偏偏就是要在这个十字路口停下来开战,打死老章。老章被干掉后,警车也罢叛军也罢,皆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合着来的这两拨人就是为了送老章上路呗?不然宗大伟怎么带队呢?

再是市场内找到白婳一行人。又是车间主任,又是退伍军人,又是醉汉喝酒,又是医护志愿者(甚至都不愿意给人一个正经的医疗角色),又是珍惜水源,又是计划粮食。可随后,这些功能性角色一个都没有展开,甚至是消失了。车间主任只在到迪拉特时嗷了一嗓子,退伍军人不过是交换了一下担架抬手(甚至还有可能是我认错了),拿水洗脸的妹子和浑浑噩噩的酒鬼消弭于无形(倒是宗大伟喝完水直接把瓶子给扔了?!不留着万一遇到水源灌水吗?!),以及最为匪夷所思的,每人身上的包裹竟都可以保存十五天的粮食。好嘛,所有吱过一声的角色都隐身了,那说他们干什么呢?并且再次回到第一部分所言,只有“英雄”,没有根基。

最好再吐个音乐的槽。

宗、成、瓦三人开车前去寻找白婳一行人,明知是战区也要往火坑里跳。如此前途未卜的紧张旅程,竟然用的是4/4拍节奏感十足还带着跳跃和灵动的《星星点灯》!不是有歌词撑腰就是护身符了。何时适用《星星点灯》的曲调?是艰难困苦已经过去,希望就在眼前,三人坐在车上,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切每个人脸上的释然与轻松。没有Hans Zimmer也至少找个懂电影配乐的。或者,直接问问郑智化。


结语

每个国家都有主旋律片,但主旋律片不是一味宣传便完成了政治任务。2019年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如《伟大的转折》、《特赦1959》、《外交风云》都是优秀的例子。其中《外交风云》里的外交部分内容更可以直接指导本片。

观众不是傻子,也别想着把观众培养成傻子。自己挖的故事逻辑坑,需要在故事推进时填补。自己挖的剧本结构坑,需要在剧本思考时填补。自己挖的历史语言坑,需要在历史长河里慢慢填补。


万里归途的相关影评

  • 6.8分 高清

    海岸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7.8分 高清

    我为勾勾狂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下载电影就来开心电影院,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开心电影院 kxdyy.com